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质效,铜川市财政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和履约验收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需求编制、履约验收、结果应用等环节明确细化管理要求,着力破解“需求管理不精准,履约验收不专业”难题,推动政府采购更加规范高效。
一是科学编制需求,源头防范风险。《通知》强调了采购人主体责任,要求成立由业务、技术、财务等多部门组成的采购需求研判小组,确保需求合法、合规、合理。针对预算金额6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30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项目,以及技术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采购人需组织专家或第三方机构进行专项论证,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预算主管部门需加强对下属单位需求编制的指导和监督,从源头防范采购风险。
二是严把验收关口,压实终身责任。在履约验收环节,《通知》明确采购人为第一责任主体,成立验收小组,对重大项目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或专业机构参与验收。《通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项目需邀请服务对象评价,验收结果实行签字终身负责制。专业技术项目需由资质机构出具检测报告,验收结果须在5个工作日内在“陕西省政府采购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验收不合格项目,限期整改并追究违约责任。
三是强化结果应用,构建信用监管闭环。《通知》明确将履约验收结果与供应商信用评价挂钩,采购人在验收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将验收结果录入政府采购综合管理平台,公开评价供应商履约情况。对转包、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及时通报财政部门并记入信用记录,作为后续采购活动的重要参考。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内控培训双管齐下。《通知》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将需求管理和履约验收纳入内控机制,定期自查自纠;各区县财政局需组织专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实务能力。通过全链条监管,铜川市旨在构建“需求科学、验收严格、评价公正”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通知》的印发,标志着铜川市政府采购管理从“程序合规”向“绩效导向”深化,将进一步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铜川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