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采贷)犹如同沙漠中的绿洲,给那些为资金发愁、为融资犯难在艰难中挣扎的中小企业点亮了希望,引来了源头活水。” 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荆州市财政局近年来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改革,为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不断尝试和创新。
截至2022年12月底,荆州“政采贷”合同融资累计10.20亿元,其中:2022年新增6.57亿元,融资金额位居全国地市州第一。服务中小企业321家,其中今年新增158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2022年,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办理线上“政采贷”162笔、金额5.7亿元。
试点先行 激发活力
该负责人介绍,2022年3月,荆州市成为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创新试点的全省唯一市州级城市。为创出荆州模式,打造荆州名片,荆州市采取试点先行、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将地市的创新精神融入省级政策制定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提高政策的创新力和适应力。充分发挥市直已建成荆州市“政采贷”综合平台带动作用,开展“政银企”合作线上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活力、扩大规模、增加企业获得感等方面先行先试。
2022年5月,荆州市财政局联合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荆州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实施方案》,从6个方面对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明确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全力推进政府采购融资;二是加快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建设;三是加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的宣传引导;四是加大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力度;五是完善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监督评价;六是强化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风险控制。同时,为了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荆州市建立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专门成立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营商办、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全面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试点改革的各项工作。
同时,荆州市财政局主动联合银行、经信、地方金融共四个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打造“一快两低”创新融资服务。目前荆州市有12家银行机构成为了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用户,开发设计了相应的“政采贷”产品,向中标企业提供“一快两低”的融资服务,即融资快、门槛低、成本低。对首次线上贷款申请,银行机构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放款,再次贷款申请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放款。
以“小切口”改革推动政采工作“大变化”
据该负责人介绍,荆州市财政局对标先进地区、不等不靠,按照以“小切口”改革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大变化”的思路,将试点工作落实落细。2021年10月,荆州市财政局与人民银行荆州分行合作,采用“互联网+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模式,按照“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则,将不涉密的政府采购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历史中标(成交)信息以及当前中标(成交)信息、政府采购合同信息等全部推送“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荆州市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全面推进“政采贷”平台建设和线上融资,确保了“政采贷”试点工作的健康、稳妥、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小企业获得感。通过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对接交易平台等手段,第一时间锁定中标企业的合同回款账户,确保银行贷款资金能够安全收回。同时要求人民银行地方支行加强对参与线上“政采贷”业务银行机构的指导和管理,组织中标企业对承贷银行机构线上“政采贷”业务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定期统计汇总、分析和通报金融机构“政采贷”业务开展情况,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辖内金融机构的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和县市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内容。
“下一步,荆州将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创新试点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改革成果,迭代升级现有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荆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推进政府采购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的结合,推出政采贷+普惠金融改革创新事项,实现政府采购政策与普惠金融政策的结合,形成叠加效应,让财政政策更直接更有效率地发挥支持企业的政策作用,使企业享受政策的双重红利。”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崔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