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致富路” 架起“连心桥” 打造“助推器”
绍兴采购帮扶地区农副产品近9000万元
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财政局深化“互联网政府采购对口地区农副产品消费扶贫馆”改革,开启新时期乡村振兴新征程,不断加大消费帮扶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入驻“浙江政采云乡村振兴馆832专区平台”的预算单位、国有企业509家,完成采购帮扶地区农副产品近9000万元,采购金额位居浙江省第一,切实起到了以农副产品采购带动援建对口地区更多贫困人口创业增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工作效果。
为推进政府采购助力乡村振兴,绍兴市财政局积极铺就 “致富路”、架起“连心桥”、打造“助推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搭建农副产品销售“致富路”。绍兴市财政局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整体推进新时期的消费帮扶工作,结合数字化改革进程,制定“绍兴乡村振兴馆”线上改造方案,统一了全市各区、县、市服务标准,并按采购端功能需求设置食堂采购、工会采购及个人采购的入口。在货源组织、仓配物流、消费引导、售后支持等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帮扶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打造消费帮扶高质量运行基础,建起对口地区农副产品销售的“致富之路”。
发挥数字化网络优势,架起对口地区农户的“连心桥”。上线交易农副产品包括粮油、水果、肉类、菌菇木耳等农副产品4842种,采购地区包括全国832个贫困县农副产品,实现了对所有对口援建地区、主要农副产品的“两个全覆盖”。为做实采购需求,绍兴市财政局逐一走访该市教育局、卫健委、国资委等下属单位较多、食堂和职工福利采购需求较大的部门,组织召开采购负责人恳谈会,举办政采云公司消费帮扶采购业务培训班。绍兴市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医疗机构等单位组织农副产品进入食堂小超市,引入“超职购”小程序,方便职工选购,党员干部与对口地区农户“心连心”,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增强了对口地区农户消费扶贫脱贫信心。
打造采购信用体系,打造对口乡村振兴“助推器”。为助推扶贫消费工作可持续发展,绍兴市财政局制定了《扶贫馆运行交易规则》,在供应商注册条件、产品价格、服务、质量考评及结果应用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评规则。加强数据比对,核算最优价格,形成持久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对农产品收购、质量控制、仓储配送、资金结算、交易纠纷处理等工作制定规则,维护信誉服务意识,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实施“双向”考核评价办法,对各预算部门、单位和国有企业采购援建对口地区农副产品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和通报,采购人对扶贫馆服务和商品质量进行评价,加强对各单位政策执行情况的督导,激发社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对口地区消费扶贫工作向乡村振兴转型。
(陈林苗)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