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合肥将为街头更多的市政设施配上“贴身卫士”,大幅增加城市主动式安全保障能力。记者从合肥城乡建委获悉,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下月即将展开招标,今夏有望正式动工建设。
为增强桥梁、燃气、供水、热力、排水、供电等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运行能力,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水平,2016年,合肥市开展了城市生命线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桥梁安全运行健康诊断系统、燃气管网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系统、供水管网安全监测系统三个专项,目前项目实施效果已逐步呈现。
基于城市生命线一期工程试点效果较好,合肥市将启动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相关人士介绍,二期重点选取年代久远、管线老化严重、地面及地下环境复杂、人口密度大等高风险区、安全敏感区的管线和桥梁。
和去年完成的一期工程相比,本次选定的范围更广,包括46座桥梁、819.5公里燃气管网、714.1公里供水管网、254公里排水管网、201.5公里热力管网和14公里中水管网,监测范围涵盖一环内老城区以及省、市政务中心等。
“目前的进展是,计划2017年7月招标建设,2019年12月完工。”市建委的专家表示,相比城市生命线一期,二期建设扩大了监测范围,提高了建设标准,增加了排水、热力和中水三个专项监测内容。重点选取年代久远、管线老化严重、地面及地下环境复杂、人口密度大等高风险区、安全敏感区的管线和桥梁。
合肥市目前已经被列为全国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确保综合管廊安全运行,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首次把58.51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纳入其中,开展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
二期不但扩大了监测范围,除了供水、燃气、电力外,还增加了排水、热力和中水三个专项监测内容,而且监测技术会更加智能化。比如,通过在排水管网中安装流量计、液位计、水质监测仪等设备,进行污水管网渗漏、错接、淤堵,雨水管网排涝、错接,以及暴雨内涝的预警、次生衍生灾害的分析等,还能实现水质安全监测、典型区域水质污染分析等;在中水管网内,通过设置自由滚动的智能球,检测压力管道中异常的声波,并提供检测分析报告,为管网安全运行提供辅助决策。
来源: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