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进入《目录》,与国外产品竞技,企业就多了一个胜算的砝码,大量科技研发的‘钱’才投得更放心。”一位民营机械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既对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产业化战略充满期待,又担心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入围名单。他所提及的《目录》,是国家科技部正着手编制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记者2月27日从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获悉,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去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已进入实施阶段,通过认定的产品将被编入《目录》中,在政府采购、国家重大工程采购等财政性资金采购中得到推荐,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相关产业化政策中给予重点支持。预计《目录》将于今年年底前编制完成。
政府采购清单主参考
继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绿色政府采购清单”之后,《目录》因涉及政府采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间,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秦勇曾透露,目前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在政府采购中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优惠措施。例如,在预算中要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评审中给予适当的加分等。
对此,财政部税政司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目录》的制定是完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相关配套政策的重要一环,对于财政部是否会专款专拨和给予怎样的优惠政策的问题目前还不便回答。
那么,列入《目录》的产品是否能如上所述地成为政府采购的宠儿?国家是否把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从加大研发投入惠及到了市场化支持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2月27日向本报透露,作为《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国家将会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财政部将负责承担其中的部分课题,例如税收清单、政府采购清单等都会相继出炉,此次着手制定的《目录》将成为政府采购清单的主要参考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表示,作为首个靠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受到政府采购推崇的市场化战略,《目录》的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标志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已经从资金投入的层面扩大到了产业化支持层面,使我国鼓励自主创新的环节真正地趋于完整了。
自主品牌受优待
按照规定,进入《目录》的前提是,产品要经过《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认定。
《管理办法》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提出了产品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程度高,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等7个方面的认证条件。同时,还对企业资质提出明确要求,即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或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
著名经济评论家侯宁对此表示,自主创新产品得到政府推荐和优惠是我国鼓励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践创新型国家政策的第一步。政府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现代理念,本身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进步,把理念化为行动,更表明了政府的决心。
同时,他也提醒,虽然出台了有关政策,但对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还有诸多条件,由哪些部门认定、如何认定?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催生相应的寻租行为。所以,要实现公正公平,每个产品的认定都应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对此,专家建议,可以成立独立的部门,例如中国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中心,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可完全公开运作。
装备制造业直接受益
对于《目录》制定将涉及的行业领域,科技部软科学组织处处长赵刚表示,作为《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其内容将与国家重点发展的产品领域一致。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及航空航天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都将涵盖其中。
“去年国务院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所提出的16个重点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也应列入其中。”赵刚认为,列入《目录》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将直接受益。
赵英同样表示,对于工业企业,尤其是制造工业生产母机的装备制造业而言,能依托政府采购,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对整个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目录》的制定将直接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一批工业企业走强。
同时,通过《目录》的选拔,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刺激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竞争力的进程。
赵刚认为,《目录》的制定与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共同实施的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步调一致,都是为了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鼓励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
截稿前记者还从科技部有关部门获悉,与《目录》类似,科技部近日还在各部委内部发布了《我国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内容涉及11个领域,主要是对国家相关部门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工作给予相应支持。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