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四问下半年经济走势 基本面持续向好
http://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23日
项目名称:
人民日报四问下半年经济走势 基本面持续向好
-
所属地区:-
-
所属行业:-
-
截止时间:2011-09-10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期。一方面,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一方面,经济运行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二季度比一季度GDP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6、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1%、51.2%,环比继续回落,经济扩张势头减弱。同时,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碰头,使经济健康平稳运行遇到复杂形势的挑战。
一问:经济能否平稳运行?
基本面继续向好趋势不改,经济增速趋缓但仍保持较快
今年以来,中央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扩张势头减弱,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趋势不改,经济运行符合宏观调控预期。
基本面持续向好,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首先是在调整经济结构中有效地扩大了内需,促进了消费的不断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69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7.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投资作为重要的内部需求获得了稳定的增长。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114187亿元,增长25%,实际使用外资514.3亿元,增长19.6%,为经济持续增长增加了动力。再次是外需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增长35.2%。8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出口总值达到1455.2亿美元,增长38.1%。
经济增速趋缓,是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经济企稳、回升、向好的新形势,早在去年底,中央就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今年以来,国家对地方债的规划和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央行3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窗口指导,保障货币供应量,适度回笼流动性,国家还针对楼市出台了严格的调控措施,旨在把过快增长的房价降下来。目前,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初显成效。
二季度各项指标表明,经济增速趋缓的征兆比较明显,是否意味着经济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表示,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了针对性,激励政策是有进有退,整体上看下半年,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截至目前,PMI已经连续17个月高于50%,显示经济仍处于扩张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已较上年同期明显好转,未来经济增速将渐趋稳定。
虽然今年以来,旱情、涝情对农业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不影响粮食丰收的大局。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将继续得到有力推进。
二问:通胀压力是否可控?
年初的物价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物价将处于温和水平
虽然8月11日公布的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创今年以来新高,表明经济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观察,目前我国物价仍处在温和水平。
和去年相比,上半年物价上涨步伐较快。粮食、绿豆、大蒜价格在上半年有一些波动,但由于国家加强了有关商品的价格调控,目前价格形势基本稳定。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看,虽然上半年PPI同比增长6%,6月同比增长6.4%,随着下半年增速放缓,PPI将呈现回落态势。
张晓晶说,年初市场普遍担心的通胀预期并没有显现。分析通胀形成原因,有利于认清当前的物价形势和下半年物价走势。
从成本推动型通胀角度看,目前,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价格的调整。近期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水平上升明显。短期有利于扩大需求,中长期可能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胀风险。此外,近几个月国家上调了部分资源价格。总体上看,由于工资调整有序推进,资源价格调整较为稳妥,产能过剩会抵消部分价格上涨的风险,成本推动型通胀尽管面临压力,仍在可控之中。
从需求拉动型通胀看,一是总需求即GDP增长。目前,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缓解了需求拉动型通胀。二是货币投放。去年巨额信贷投放所形成的流动性,对今年的价格水平会产生推动力。输入性通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仍在蔓延,由此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乏力。目前,购进价格指数跌幅较大, PPI上涨压力减缓。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51.3%,继5月份环比大幅下降13.7%之后续降7.6%。7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9%。购进价格指数下挫,意味着PPI上涨压力减缓,通胀压力降低。
陈厚义表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下半年物价形势将保持温和水平,虽然6、7月CPI达到3.1%、3.3%,预计8、9月CPI可能超过3%,但四季度CPI将回落至3%以下。目前,导致物价走高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要密切关注价格形势的变化,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和工具,管理和控制通胀预期,保持价格形势的基本稳定。
三问:资产价格走势怎样?
下半年楼市价格增幅适度下降,股市在平稳中维持震荡
资产价格表现同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观察资产价格走势,必须看以楼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去年以来,作为资产价格之一的楼价,呈现单边过快上涨的态势。今年4月中旬,国家推出“国十条”,旨在通过差别化贷款政策以及增加土地供应、商品房供应和保障房供应,把过快增长的房价降下来。到6、7月,楼价涨幅开始呈现回落态势。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如果宏观政策保持不变,预计四季度或明年一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楼价可能会出现净负增长。
虽然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效果,但楼市泡沫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总体上判断,局部城市存在明显泡沫,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存在全国性的楼市泡沫。
房价收入比,往往是衡量房价泡沫的重要指标。当前的房价收入比情况,说明了楼市泡沫的存在。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房价收入比已超过15倍,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巴曙松认为,这个指标并不能完全说明楼市的真实泡沫情况,因为分子与分母都具有误导性:平均房价没有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和不同质量商品房屋的差别;平均收入也没有考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仅从房价收入比来判断,不能得出全国性泡沫的结论。但一些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并伴随着楼价过快上涨,这些城市的楼市泡沫十分明显。
张晓晶表示,从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酝酿与持续周期看,中国在2010年所表现出的泡沫更多是一种预警,随着信贷的收缩,局部性泡沫很难变成全国性泡沫。预计下半年楼市价格增幅将适度下降,楼市泡沫将逐步得到抑制。
衡量股价泡沫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市盈率。根据中国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10日,以2009年年报为基数,沪深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2.58倍,沪深300静态市盈率为17.79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昕说,虽然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000点之上跌到了7月初的2300多点,股价已有较大程度的下探,但股市依然存在着合理的泡沫。
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今年迎来重要一年,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创业板不断扩大和完善。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为企业筹集大量资金,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刘昕说,资本市场应容忍一定泡沫,以显示资本市场活性。当前股市存在一些泡沫,但股价估值和市场泡沫程度基本处于合理水平。目前,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下半年股市将维持平稳震荡格局。
四问:调控政策如何把握?
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手
当前,经济在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的同时,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全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楼市关联着宏观和微观,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就是楼市调控。一方面,楼市调控影响已经初步显现。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1—5月回落7.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出现明显回落。董藩表示,楼市调控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有所显现。4月中旬以来,建筑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累计跌幅已达1000元/吨。
另一方面,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房价单边过快上涨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扭转。半年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表现出了净增长。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1.4%,7月同比上涨10.3%。到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增幅甚至还有扩大趋势。数据表明,7月份北京新建住房价格同比上涨20.1%,涨幅在全国居于首位。另外,到6月全国还有超过1.9亿平方米的商品房待售。
楼市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面。巴曙松说,必须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手。任何形式的楼市调控政策,都要以抑制地产泡沫、防止对经济波动带来过大冲击为目标,从而避免泡沫破灭引发的经济震荡。当前,宏观调控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通胀预期的管理这三大任务之间求得平衡。
中央强调,宏观调控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张晓晶说,当前,楼市调控要有政策对冲。比如,对地方融资平台清理要合理有序进行,允许地方有缓冲时间;一些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批也可以适当加快;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要加强经济内生性机制建设,要落实“新三十六条”,鼓励民间投资。
当前,在经济回升向好向平稳增长转变的关键期,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宏观调控既有利于克服短期困难,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又要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解决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中国经济会越走越好。
来源:人民日报
一问:经济能否平稳运行?
基本面继续向好趋势不改,经济增速趋缓但仍保持较快
今年以来,中央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扩张势头减弱,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趋势不改,经济运行符合宏观调控预期。
基本面持续向好,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首先是在调整经济结构中有效地扩大了内需,促进了消费的不断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69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7.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投资作为重要的内部需求获得了稳定的增长。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114187亿元,增长25%,实际使用外资514.3亿元,增长19.6%,为经济持续增长增加了动力。再次是外需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增长35.2%。8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出口总值达到1455.2亿美元,增长38.1%。
经济增速趋缓,是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经济企稳、回升、向好的新形势,早在去年底,中央就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今年以来,国家对地方债的规划和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央行3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窗口指导,保障货币供应量,适度回笼流动性,国家还针对楼市出台了严格的调控措施,旨在把过快增长的房价降下来。目前,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初显成效。
二季度各项指标表明,经济增速趋缓的征兆比较明显,是否意味着经济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表示,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了针对性,激励政策是有进有退,整体上看下半年,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截至目前,PMI已经连续17个月高于50%,显示经济仍处于扩张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已较上年同期明显好转,未来经济增速将渐趋稳定。
虽然今年以来,旱情、涝情对农业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不影响粮食丰收的大局。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陈厚义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将继续得到有力推进。
二问:通胀压力是否可控?
年初的物价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物价将处于温和水平
虽然8月11日公布的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创今年以来新高,表明经济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观察,目前我国物价仍处在温和水平。
和去年相比,上半年物价上涨步伐较快。粮食、绿豆、大蒜价格在上半年有一些波动,但由于国家加强了有关商品的价格调控,目前价格形势基本稳定。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看,虽然上半年PPI同比增长6%,6月同比增长6.4%,随着下半年增速放缓,PPI将呈现回落态势。
张晓晶说,年初市场普遍担心的通胀预期并没有显现。分析通胀形成原因,有利于认清当前的物价形势和下半年物价走势。
从成本推动型通胀角度看,目前,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价格的调整。近期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水平上升明显。短期有利于扩大需求,中长期可能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胀风险。此外,近几个月国家上调了部分资源价格。总体上看,由于工资调整有序推进,资源价格调整较为稳妥,产能过剩会抵消部分价格上涨的风险,成本推动型通胀尽管面临压力,仍在可控之中。
从需求拉动型通胀看,一是总需求即GDP增长。目前,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缓解了需求拉动型通胀。二是货币投放。去年巨额信贷投放所形成的流动性,对今年的价格水平会产生推动力。输入性通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仍在蔓延,由此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乏力。目前,购进价格指数跌幅较大, PPI上涨压力减缓。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51.3%,继5月份环比大幅下降13.7%之后续降7.6%。7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0.9%。购进价格指数下挫,意味着PPI上涨压力减缓,通胀压力降低。
陈厚义表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下半年物价形势将保持温和水平,虽然6、7月CPI达到3.1%、3.3%,预计8、9月CPI可能超过3%,但四季度CPI将回落至3%以下。目前,导致物价走高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要密切关注价格形势的变化,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和工具,管理和控制通胀预期,保持价格形势的基本稳定。
三问:资产价格走势怎样?
下半年楼市价格增幅适度下降,股市在平稳中维持震荡
资产价格表现同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观察资产价格走势,必须看以楼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去年以来,作为资产价格之一的楼价,呈现单边过快上涨的态势。今年4月中旬,国家推出“国十条”,旨在通过差别化贷款政策以及增加土地供应、商品房供应和保障房供应,把过快增长的房价降下来。到6、7月,楼价涨幅开始呈现回落态势。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如果宏观政策保持不变,预计四季度或明年一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楼价可能会出现净负增长。
虽然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效果,但楼市泡沫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总体上判断,局部城市存在明显泡沫,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存在全国性的楼市泡沫。
房价收入比,往往是衡量房价泡沫的重要指标。当前的房价收入比情况,说明了楼市泡沫的存在。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房价收入比已超过15倍,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巴曙松认为,这个指标并不能完全说明楼市的真实泡沫情况,因为分子与分母都具有误导性:平均房价没有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和不同质量商品房屋的差别;平均收入也没有考虑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仅从房价收入比来判断,不能得出全国性泡沫的结论。但一些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并伴随着楼价过快上涨,这些城市的楼市泡沫十分明显。
张晓晶表示,从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酝酿与持续周期看,中国在2010年所表现出的泡沫更多是一种预警,随着信贷的收缩,局部性泡沫很难变成全国性泡沫。预计下半年楼市价格增幅将适度下降,楼市泡沫将逐步得到抑制。
衡量股价泡沫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市盈率。根据中国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10日,以2009年年报为基数,沪深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2.58倍,沪深300静态市盈率为17.79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昕说,虽然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000点之上跌到了7月初的2300多点,股价已有较大程度的下探,但股市依然存在着合理的泡沫。
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今年迎来重要一年,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创业板不断扩大和完善。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为企业筹集大量资金,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刘昕说,资本市场应容忍一定泡沫,以显示资本市场活性。当前股市存在一些泡沫,但股价估值和市场泡沫程度基本处于合理水平。目前,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下半年股市将维持平稳震荡格局。
四问:调控政策如何把握?
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手
当前,经济在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的同时,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全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增速放缓将会带来一些新问题。
楼市关联着宏观和微观,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就是楼市调控。一方面,楼市调控影响已经初步显现。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1—5月回落7.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出现明显回落。董藩表示,楼市调控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有所显现。4月中旬以来,建筑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累计跌幅已达1000元/吨。
另一方面,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房价单边过快上涨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扭转。半年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表现出了净增长。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1.4%,7月同比上涨10.3%。到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增幅甚至还有扩大趋势。数据表明,7月份北京新建住房价格同比上涨20.1%,涨幅在全国居于首位。另外,到6月全国还有超过1.9亿平方米的商品房待售。
楼市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面。巴曙松说,必须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手。任何形式的楼市调控政策,都要以抑制地产泡沫、防止对经济波动带来过大冲击为目标,从而避免泡沫破灭引发的经济震荡。当前,宏观调控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通胀预期的管理这三大任务之间求得平衡。
中央强调,宏观调控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张晓晶说,当前,楼市调控要有政策对冲。比如,对地方融资平台清理要合理有序进行,允许地方有缓冲时间;一些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批也可以适当加快;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要加强经济内生性机制建设,要落实“新三十六条”,鼓励民间投资。
当前,在经济回升向好向平稳增长转变的关键期,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宏观调控既有利于克服短期困难,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又要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解决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中国经济会越走越好。
来源:人民日报